首页 资讯 行业资讯 艾森曼与卒姆托的经典斗争

艾森曼与卒姆托的经典斗争

作者:设计圈
2018-08-03 发布      

内容简介

彼得·艾森曼和彼得·卒姆托是建筑界的巨擘,皆因其标志性的作品与鲜明的性格闻名于世。早在1960年,艾森曼就因其对建筑理论狂热的喜爱为人所知,他的一系列结构主义建筑经常与柯林·罗和菲利普·约翰逊一起相提并论。

彼得·艾森曼和彼得·卒姆托是建筑界的巨擘,皆因其标志性的作品与鲜明的性格闻名于世。早在1960年,艾森曼就因其对建筑理论狂热的喜爱为人所知,他的一系列结构主义建筑经常与柯林·罗和菲利普·约翰逊一起相提并论。

▲彼得·艾森曼的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而卒姆托的成名之路相对而言就更为低调了;他的工作室藏在瑞士的一个小村庄中,并且他在20年代末才由于他的经典作品vals的温泉会馆渐渐出名。如今,人们都希望这两位大师能携手在建筑学的理论与实践领域创造更为深远的影响。

▲彼得·卒姆托的 vals温泉浴场

虽然这两位彼得无论在建筑界还是非建筑界都收获了很多的尊重与赞誉,但是他们应该不会合作了,除非说他们能把以前对对方的不懈与蔑视一笔勾销。在他们高调的互相竞争的历史中,两人的作品与思想都打成了平手。

▲彼得·艾森曼的议院III

他们究竟是怎么说对方的呢?在今年早些和Iman Ansari 的一次访谈中,艾森曼先开了口,“我对卒姆托的作品,以及那些花时间纠结单边木纹的细节或表皮材质颜色的那些人一点都不感兴趣。”

▲彼得·卒姆托的女巫审判者受害纪念馆

好吧,所以说艾森曼对卒姆托的建筑是一点都不感冒了;那卒姆托怎么看待艾森曼的作品呢?在和《偶像杂志》的一次访谈中,他说到了柏林的犹太人纪念馆:“我看到诶森曼的纪念馆时很生气。那一直都是一个没有完整性的方块,是一堆可能带来其他冲突的绊脚石。”

▲彼得·艾森曼的欧洲犹太人屠杀纪念馆

争论不曾间断,但似乎有缓和的趋势。因为两位皮特都只是在用理论术语去攻击彼此的喜好、设计过程、设计哲理,而没有上升到对个人的攻击。他们对建筑的目的以及如何去诠释这一目的存在根本的分歧,这一分歧起源于他们对于建筑的认知。

而可以看做是人身攻击的是对建筑章法的意识形态的意见不合所导致,在这个矛盾中二人都是一个团队领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完全的个人恩怨。

这是一场怎样的建筑学定性之危机?这是一场关乎现象与自治,情感与理性的争论,关于材料与概念,中庸或激进的争论。虽然这两种方式从18世纪的康德那里就开始产生差异,这样的争论是在现代主义的高潮和后现代时代的开端才发生在建筑界。

▲彼得·卒姆托的柯伦巴艺术博物馆

像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这样的思想家开始将胡塞尔和海哥德尔的现象学观点应用于建筑学,以此作为反对指导现代主义的实证主义和结构模型的认知失败。而相反的反应则是由艾森曼领导的建立在概念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理论之上的建筑学派。

▲彼得·艾森曼的加利西亚文化城

我们需要对这两个阵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才能知道为什么两位皮特陷入了无尽的斗争之中。康德说过,事物有两种存在形式:现象性是我们感官所体验到的,而本体的东西是我们经验所及之外的(即那个事物真正的本源)。

这个的副作用就是人类只能知道现象性世界,因为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的感官去体会周遭。

▲彼得·艾森曼设计的2号住宅

大部分20世纪的哲学家都尝试去触及本体世界,用语言学和合理的猜想去接近某部分真相(逻辑和语言不一定取决于感官功能)。但是,像胡塞尔这样的哲学家认为,现象世界就足以作为一个调查的领域了。

▲彼得·卒姆托的蛇形石亭

在建筑学界,概念模型将建筑视作一种实践,不论是绘画的实践还是建筑作品的实践。而包括卒姆托在内的许多现象学家都将建筑学看做与人类感官体验相作用的一种事物。

在前文提到的那个访谈中,艾森曼说:“如果说如今的建筑学领域有一场争论,那么就是建筑作为一种概念,一种文化,和语言的工具——在建筑学中物质的体验,材质、光线、颜色、空间等的体验。我一直不是很赞同现象性的观点。”

▲彼得·艾森曼设计的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卒姆托也同样地不是很赞同概念性建筑,“建筑是供人居住的居所,不是语言工具。我妈妈想要的是一个房子住,不是一个交流工具,在一种交流工具里居住是不实际的。”

他在跟Marco Masetti的一篇访谈中写道。“在意大利和美国,都还有很多学术性的建筑师还停留在市场之外。而一些可能连一个画廊都没建的所谓教授们倒是整天侃侃而谈。”

▲彼得·艾森曼的分析性草图

甚至连他们画的图都被卷入争论之中:艾森曼从来不用透视图,而是更加倾向于表面客观性强的轴面投影图。对他而言,视角受主观性的影响,其展示的东西会因为主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这不能被作为一个有力的判断标准因为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卒姆托则试图在他的图中唤起这些相同的主观观点,让观者能够看到这个空间的质量。

▲彼得·卒姆托的表达手绘

这场争论的结果是啥?也许并不能争出个分明:大部分学术界的人们站好了队,而大部分外行人压根不知道这个争论的存在。

两位彼得都在建筑类型、图纸表达、论文、思想上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只要建筑还能为人类在寻求真理和存在意义上继续产生影响,那么这些争论就有存在的必要。

▲彼得·卒姆托的布雷根兹艺术博物馆

可能人们日常生活中会逐渐淡忘这些东西,但是在夜深人静时,这场轰轰烈烈的争论一定会被重新想起。

艾森曼总结过,“真正的建筑”只存在于图纸上;“真正的建筑”也只存在于图纸之外。这其中的区别,就是建筑(architecture)与建筑(building)是不一样的。

via:ArchiWorld世界之旅

收藏

0人已收藏

全部评论 0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