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设计师文章资讯 赵芳节《无界观》

赵芳节《无界观》

作者:设计圈
2018-04-02 发布      

内容简介

简述: 无界观是赵芳节先生经过十余年的装饰行业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的一套完整的建筑与室内设计思维方式与运行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与探索学习: 无界观的三个层面: 一、界:(无界观的理论体系,即思维模式)意无界,境有界。当下的艺术跨界,中界的游离,均无法脱离已知划定的界,无界观则是无视所有界线,抛弃风格,抛弃元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规则和格调。 二、法:(无界观的设计方法,即形态手法)形意之间,境随形转,笔未到,意先行;形转意,意转境,境转神,神转韵,韵转性。 三、性:(无界观的设计使命,即探索感知生命和自然)自然和生命的哲学,应用有形有感 的世界调动生命五感之上的第六感:生命的冥想。

一、界的定义与突破

         图1-1,赵芳节作品:东方韵の徽常美

 

其实我们不管是设计还是生活都充满了各种界限,比如建筑装饰有风格的界限、人类有肤色种族的界限、贫富的界限、风格又有地域的界限等等,总之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有形和无形的各种界限;而这种界限是在当地的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中长期积累产生的,甚至说看起来基本无法改变,比如美国黑人和白人这种种族的界限,虽然奥巴马上台改变了不少,不过人们内心的界限却无法抹去。我曾经问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朋友,你和白人能不能做朋友?他说不可能做真正的朋友,在美国和日本人、韩国人都可以却唯独和美国人不行,这就是种族的界限。当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虽然充满了各种界限,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有效的利用;虽然有时这种界限会限制我们的思路,但是也有时候会成为我们的工具。界限有时候是用来遵守的规则,有时候却是用来突破的瓶颈。那下面这套作品来打个比方,我们来看看里面有那些风格元素:1、有徽派的马头墙元素;2、有巴塞罗那椅;3、有和式的榻榻米;4、有中式的天花线条和地毯;5、有现代简约的整体厨房;等等。设计师把这些互不相关的元素组合到了这里却得到了一幅比较和谐的画面,这就是突破已知边界,形成新的格调。其实设计师本身并不是去走风格的路线,而是把场景当成一幅画来做的,如果你把他看成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来读是不是更能读懂这套作品呢?因为突破了风格的界限,但是又要有风格的定义,所以作者将其定为泛东方风格,因为这套作品早就超越了简单的混搭层面。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好的设计应该像水一样没有自己的风格。

二、法的规则与探索

无界观的设计法则,即形态手法:有些设计师的个人简介会写我不是做造型的,我是来解决问题的。这里提到的造型就是我们比较直观的形,那么我们的形其实从画面体现来说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这么简单,当然说是解决问题也勉强可以说的通,前提是你能够发现问题。我们的形其实是为后面的意境来做准备的。高手其实是会藏形的,你会很难发现他的设计手法。道法自然,好的设计就像大自然一样无形无相。

 

图2-1 贾伟作品:高山流水香台

我们的国画有句话叫做笔未到,意先行。说的就是形意之间的关系,适当的留白画面更美。上图是贾伟老师的流香道作品:高山流水。以石代山,以烟代水,高山流水,画面唯美。

形意之间,境随形转,笔未到,意先行;形转意,意转境,境转神,神转韵,韵转性。我们的形是为了后面的意来做铺垫的,我们的意又是为了境来做铺垫的,依此类推就是无界观的形态手法。

 

图2-2 吴冠中作品:旧时江南

 

 

从吴冠中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面积的留白以及随意到近似潦草的笔触,带给我们一种非常悠闲随意的江南感受。而下图中杭州的最美回迁房简直是再现吴冠中的画作,就像是生活在画中的感受,美到心醉。

 

图2-3 孟凡浩作品:杭州最美回迁房

 

图2-4 孟凡浩作品:杭州最美回迁房

三、性,生命的冥想

   当我们的建筑探索了形-意-境-神-韵的五个层面,我们会返回来反思。正如彭涛所说安放肉体的建筑太多了,

我们需要一个安放心灵的建筑。

 

图3-1  赵芳节——打坐图

在云南的山水之间隐藏着这样一栋神秘的建筑柏涛塔建筑集,为了这个可以安放心灵的空间彭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财力和心血才得以建成。

图3-2、3-3柏涛塔建筑外观及内景

 

 

或许有些时候我们给自己的心灵对话需要一个载体,有可能是大自然的山水,有可能是一个满足诸多因素的建筑。而我们也在这条路上做着尝试和探索。

 

图3-4   韩文强 某私人空间

图3-5  冥想台线稿

收藏

0人已收藏

全部评论 0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