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公装户外 在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还有一座漂亮的艺术馆

在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还有一座漂亮的艺术馆

作者:设计圈
2016-08-10 发布      

内容简介

这是一座在景德镇三宝村的艺术馆,光设计就大概做了1年,目前该建筑正在施工当中。这个有山有水还有最好的陶瓷匠人。

  这是一座在景德镇三宝村的艺术馆,光设计就大概做了1年,目前该建筑正在施工当中。这个有山有水还有最好的陶瓷匠人。

  熟悉景德镇的都知道三宝村这个地方,风景不错,自古是加工瓷石的地方,基地就在村中的重要节点。近十年,这里变得越来越好玩,有些像北京当年的798,自发聚集了上百位陶瓷艺术家建立工作室,所以这里便成了有山有水有女实习生的地方。

  ▽ 峡谷中的夜景

艺术馆设计

  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来过好几回,也看了不少这里的陶瓷作品,说实在的,作为产品有很棒的,但作为艺术品大都不灵。而真正让设计师感兴趣的是这里的人们,他们大都与陶瓷有关,甚至每年聚集来数万“景漂”。在这个有着世界上最好陶瓷匠人的地方,虽满怀“瓷心”,然几人成梦。

  这里“艺术家”多,“艺术品”和“艺术”展厅就更多,所以从一开始,设计师的兴趣就不是做一个摆展品的空间,而是会关心瓷人以及他们的故事。

  在跟他们的交往中,发现陶瓷创作最有魅力的地方是,瓷跟人之间的,像是少男少女之间,有点试探的那种不直接的沟通,这事尤其体现在经历窑火的“变身”过程中,它又有点像胶片摄影,观者把风景投影到胶片上靠的是想象,在充满期待的冲洗过程后,或惊喜或失望,也恰恰是这种慢慢等待后的不确定,才有了在按快门那一刻的尊重和敬意。摄影师跟照片,瓷人跟瓷也许是在谈恋爱吧。

  设计师试着把这种体验带到这座艺术馆里,把他变成个大瓷窑,来这的人们化身为土,经历窑火,或成瓷成陶,或梦碎一地。

  在“窑火中”体验的过程,使这里成为了一个看自己的地方,静处闲看。

  设计师想那些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在试图“看自己“,只不过有的能看清,有的看不清,有的真实,有的虚伪。而看这些作品的我们,其实也是在看它背后那个人罢了 。而这个艺术馆,设计师只是想提供一处无心无智无用的安静空间,在这里闲看闲坐,闲逛闲聊,空一空,倒一倒,看艺术品不重要,看自己比较重要。

  ▽ 水院入口

艺术馆设计

  ▽ 水岸展廊

艺术馆设计

  ▽ 入口大厅

艺术馆设计

  ▽ 二层展厅

艺术馆设计

艺术馆设计

  ▽ 二层庭院

艺术馆设计

  ▽ 临时展廊

艺术馆设计

  而这种安静与激烈,持续的思考与及时的情绪,在这里并不矛盾,设计师自己就会常去这样的一个地方,北京法源寺。

  具体的,艺术馆在山谷中顺势一字排开,他保证了展览空间所需要的长展示流线,并顺应狭长谷地的特点,朝纵深向发展的趋势也不会对闭窄的道路造成压力。150米延续不断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土墙,穿过一片树林,来到幽暗低沉的大屋檐下,溪水声渐渐入耳,隔绝了车水马龙,慢慢的身心或紧张或松弛,光渐亮水渐鸣,前方深远,有着些什么,但又听不清看不清,充满期待和想象。

  ▽ 模型

艺术馆设计

艺术馆设计

  空间或上或下,水光或明或亮,人们或急或缓,随着思绪,选择不同的路径和体验,就像瓷人与瓷一样,这里的人们也与建筑发生着关于发现,憧憬,等待,焦虑,失望,惊喜等故事。

  而所有这些连续的各式空间最终都统一在雄健的夯土墙中。当地土源非常好,是红泥土,传统建筑就经常以夯土作为墙体围护。而我们的土墙跟当地传统比较,在配比,施工方法,构造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为了验证效果和性能,我们在现场做了很多实验。最开始做了10堵实验土石配比及质感肌理的实验墙,在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后,又结合主体建筑的构造特点,把所有施工节点都做了真实的1:1样板,并把这些节点重新组织设计了一组景观小品。可以供游人观景小憩。

  今年雨水特别多,施工难度很大,前不久又经历了建国以来第二大的洪水,房子健在,特此标记。初步预计今年十月完工,虽然大家已尽“洪荒之力”,但究竟会怎样,还得靠天靠地靠运气。

收藏

0人已收藏

全部评论 0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