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公装户外 纸媒老去:小小报刊亭的“前世与今生”

纸媒老去:小小报刊亭的“前世与今生”

作者:设计圈
2016-12-08 发布      

内容简介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

  最近我跟母亲抱怨:“怎么附近的报刊亭都没了还想买xxx杂志呢。“她笑我:“你傻啊?现在谁还看杂志!看手机、电脑、爱怕的不就行了?百度一搜什么都有,谁还会花钱去一本一本地买杂志?放起来不挤啊?对了,你那些书我帮你扔了。”不得不感慨,对我妈这一代的人,电子产品都已如此深入人心,何况是下一代呢?

  如今的纸媒老去;几近死去。

  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在这里可以跟老板轻松闲聊上几句、没事打打公共电话,随手买张充值公交卡,再顺道买点烟、看点报纸。

  现在,书刊饮食零售功能已被便利店取代,社区交流功能也让位于连锁咖啡店、书店或城市广场,甚至卖糖都比报纸挣得多,报刊亭何去何从?据公开数据,2008 年至 2012 年底,全国共已拆除 10468 个邮政报刊亭。

  其实不仅是中国,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报刊亭”也正在经历同样的难题。

  1985 至 1992 年间在葡萄牙流通的报刊亭邮票,由葡萄牙画家 maria de lourdes ribeiro 设计。

  葡萄牙的报刊亭曾经是最具城市文化特色的建筑之一,最初经由土耳其进入欧洲,后又从巴黎传入里斯本。1896 年第一个亭子在城市中心的罗西欧广场建立,随后又有 30 多个散布在广场、公园和街道边。不过,这些亭子从 20 世纪初开始失宠,虽然还留有原来的结构,但年久失修。

  catarina portas 是葡萄牙特色产品品牌 a vida portuguesa 的创始人,这个品牌专门在全国各地四处搜寻被遗忘的传统品牌或工艺。这次,catarina把目光瞄准了报刊亭,她觉得这些小亭子也有被重新发掘的潜力,因此在 2009 年找到建筑师 joão regal 一起写了个提案,说服市政厅翻新了市中心五个区域的报刊亭,以咖啡厅的形式重新开放。

  翻新后的小亭子兼具东西方风格。整体形状虽然延续了古典风格,但在用色上却十分大胆,就像是给平淡的街道加了个几何色块,显得生动而诙谐。报刊亭的成功改造,引起了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让这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再次得到尊重。

  不仅如此,portas 还在亭子里开了一些甜品菜单,比如柠檬汽水、甘露酒、加了肉桂和柠檬皮的冰牛奶。还有本地的传统美食——玉米面包浓汤,据说超级好喝。

  “亭子虽然看上去很小,但是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却很大。”catarina 说,“它们好像帮助人们重新发现了葡萄牙的身份标识。”

  亭子改造之后,当地居民和游客又回来了。中午经常会学生或附近的店主来吃午餐,放学早的孩子们也喜欢来吃下午茶。晚上附近邻里也爱呼朋唤友来这里小聚一下。

  城市之美,美在细节。客观地说,小小报刊亭,要想办出文化味道,凸显城市内涵,绝非清理摊位“多余”摆设、“改造”不合规外貌那么简单,创新精神永远是不能缺少的。

收藏

0人已收藏

全部评论 0

    更多评论